值得一提的是, 阿克萨科夫不仅自己创作出色, 而且还培养了两个相当出色的儿子:长子康·谢·阿克萨科夫(1817—1860), 是俄国政论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诗人, 斯拉夫派思想家之一, 主张保持专制政权, 废除农奴制; 次子伊·谢·阿克萨科夫(1823—1886), 是俄国政论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斯拉夫派思想家之一, 诗人丘特切夫的女婿, 曾编辑《莫斯科报》《俄罗斯座谈》《俄罗斯报》等报刊,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主张废除农奴制。
纵观阿克萨科夫的小说和散文创作, 大体有如下三个创作特点:
第一, 大多采用回忆的形式, 客观真实地描写日常生活。这主要表现在其渔猎三部曲尤其是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渔猎三部曲前两部对各种鱼类、飞禽走兽的描写都出于回忆, 第三部更是明确命名为《猎人的狩猎故事和回忆》, 指明其回忆性。长篇小说三部曲也都采用回忆的形式, 没有什么特别连贯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许多回忆片段构成, 不过内容颇为连贯, 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在回忆青少年时代和叙述亲族朋友的故事的基础上, 客观真实地描述了18世纪末伏尔加河畔的地主庄园生活, 内容前后连贯, 是一个地主家庭近75年间的一幅完整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因此, 米尔斯基认为:“阿克萨科夫创作的主要特征即其客观性, 其艺术纯粹是开放性的。即便他自省时, 如《童年》的大部篇章, 其自省亦为客观的自省。他不因任何积极愿望所激动, 除了‘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的话用在这里很贴切, 因为阿克萨科夫的情感与那位法国小说家的情感奇特而又惊人地相似, 区别仅在于, 阿克萨科夫健康而正常, 普鲁斯特却反常而病态。”进而认为:“阿克萨科夫之客观与公正, 足以使他在19世纪中期的俄国小说家中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