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纸条上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白话意为:“下雨天就要留客(下雨天留客)?天留你,但我不留你(天留,人不留)。”
友人心想:“这下他应该知道我的意思了,一会儿回去的时候,他肯定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还赖在那里。”可当他回来的时候,还看到秀才在那儿。就问:“呀,你怎么还在这儿,你不走吗?”
穷秀才就说:“是你叫我留下的啊。”友人很奇怪,问怎么回事。
穷秀才指着那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白话意为:下雨天就是留客天,留人吗?留!)”秀才就笑着说:“你都这么客气了,我还好意思走吗?”
那位友人真是哭笑不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句读的作用,如果不懂得句读,就会曲解了句子的原意,会误解别人的初衷。
在古代,文章非常紧凑,文章中即使是哪一句看不懂、看不明白,只要联系上下文,意思就很明白。所以读古文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变成望文生义。也正是因为如此,句读之学才会如此受重视。又如:“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有的标点本和旧读是“约法三章”连成一气,以“耳”字为读,而中华书局《汉书》标点本则标为:“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后者之意是说高祖入关后,制法不及,遂取秦法中三条,与父老相约遵用,其余秦法全部取消。如依旧读,则是高祖新定三法,下文余字将不知所指。在阅读古文的实践中,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句读之学大有学问,即使饱学之士,误断误释,亦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