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早上,一夜狂风暴雨之后,雨过天晴。北京的朋友纷纷在微信里晒着长天如洗、西山在望的美景,成都的朋友也不断贴出蓝天白云、彩虹横空出现的靓照,这是人间之劫后的补偿?我想,任洪渊老师也能穿过这风雨之后的彩虹,到达他诗歌的天堂吧!
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任洪渊先生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1984级本科生,2000级博士研究生。
与任洪渊先生相关的点点滴滴
桑克
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氛围,与现在传说的理想化描述并不一样,也是什么都有的。虽然写诗、读诗在不少人那里受到了尊重,但是在更多人那里还是会受到讽刺甚至打击的,否则就不会有流产的诗歌朗诵会以及种种打压的事了。
在学校和中文系,写诗其实是不怎么受到鼓励的。不过,写诗的人并不在乎这个。
考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我很快就和写诗的同学走到了一起,主要人物就是伊沙和徐江。侯马虽然是后来才写诗的,但是也经常和我们在一起谈诗。到了1988年的时候,写诗的同学还组织过一个感悟诗派,其中宣言的语言部分是我执笔的。
任洪渊先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诗人,这是我一辈子的幸运。
任先生是直接给我授课的老师,用东北话说就是亲老师。在见到他之前,我就从蓝棣之先生的课上知道了他的名字。蓝先生把任先生的诗打印成一本16开本的大册子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本大册子我至今还保留着。任先生的诗让我大开眼界,无论写作技术还是写作意识乃至诗歌美感,都让人向往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