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时期,文学创作普遍讲求形式美,促使了韵书的大量出现,据统计,大略有以下17种:
(1)周研《声韵》,41卷;
(2)张谅《四声韵林》,28卷;
(3)段弘《韵集》,8卷;
(4)无名氏《韵集》,10卷;
(5)王该《文章音韵》,2卷;
(6)王该《五音韵》,5卷;
(7)无名氏《群玉典韵》,5卷;
(8)阳休之《韵略》,1卷;
(9)李概《音谱》,4卷;
(10)无名氏《纂韵钞》,10卷;
(11)刘善经《四声指归》,1卷;
(12)周彦伦《四声切韵》;
(13)沈约《四声谱》,1卷;
(15)潘徽《韵纂》,30卷;
(16)释静洪《韵英》,3卷;
(17)杜台卿《韵略》。
这些韵书现均已失传。它们收集提供了不少资料,是韵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这些开拓性著作的基础上,隋朝学者陆法言等人编著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切韵》一书。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南朝学者沈约在自己进行音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四声八病”等声律理论。所谓“四声”,即分字声为平、上、去、入4类,所谓“八病”,是指把“四声”用于诗歌格律时,应当避免的8种毛病,如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声律论形成后,一方面诗人们有意识地加以注意,大大增强了诗歌语言上的音乐性,提高了创作技巧,开创了“永明体”新体诗的创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为我国古典诗歌从古体转为律体作了准备,所以对我国古代诗歌体制发展是一个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四声八病”之类理论过于苛严,在创作实践中很难全部做到,按照这些原则去写诗,必然会把诗歌创作引向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歧途。